主动脉夹层三联征

主动脉夹层三联征主要包括剧烈胸痛、血压异常和脉搏不对称。主动脉夹层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撕裂样胸痛、休克、脏器缺血等症状。
主动脉夹层患者常突发前胸或后背撕裂样剧痛,疼痛可向颈部、腹部或下肢放射。疼痛程度与夹层撕裂范围相关,StanfordA型夹层疼痛更剧烈且持续。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大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临床需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疾病鉴别。诊断依赖增强CT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紧急情况下可选用经食管超声。
近端夹层患者常出现高血压危象,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刺激相关;远端夹层可能因血肿压迫或血管撕裂导致低血压。血压异常可表现为双上肢压差超过20毫米汞柱,或上下肢血压倒置。血压监测需同时测量四肢血压,动态观察变化趋势。严重低血压提示心包填塞或血管破裂,需紧急手术干预。
约30%患者出现肢体脉搏减弱或消失,与夹层累及头臂干、锁骨下动脉或髂动脉有关。查体可见双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强度不一致,严重者可出现肢体苍白、疼痛等急性缺血表现。血管Doppler超声可辅助评估外周血流情况。脉搏缺失合并神经症状时,需警惕脊髓缺血可能。
马凡综合征患者因结缔组织缺陷更易发生主动脉夹层,通常伴有晶状体脱位、蜘蛛指等特征。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主动脉壁弹性减退,高血压会加速血管中层退行性变。妊娠期激素变化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也可能诱发夹层。少见原因包括主动脉炎、创伤性损伤或医源性因素。
疑似主动脉夹层需立即绝对卧床,避免任何增加血压的活动。药物控制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注射液,联合硝普钠静脉泵入维持收缩压100-120毫米汞柱。StanfordA型夹层需急诊行孙氏手术,B型夹层可先采取腔内修复术。术后需长期服用降压药,定期随访主动脉CT检查。
主动脉夹层患者出院后应严格监测血压,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等增加胸腔压力行为。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高纤维,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低于3克。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术后3个月内每周复查血压,每6个月进行影像学评估。出现新发疼痛、晕厥或肢体无力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