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劳损的危害

骨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肌肉劳损可能引发局部疼痛、活动受限、慢性炎症,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或功能障碍。肌肉劳损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损伤后处理不当、长期姿势不良、重复性动作过度、肌肉代偿失衡、继发筋膜粘连等。

1.急性损伤后处理不当

肌肉急性拉伤或挫伤后未及时冰敷制动,可能加重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和水肿,使损伤范围扩大。早期表现为肿胀淤青,后期可能形成瘢痕组织,影响肌肉弹性。建议伤后48小时内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镇痛,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2.长期姿势不良

持续低头、弯腰等静态姿势会导致特定肌群持续紧张,引发颈肩腰背肌群缺血性劳损。典型症状包括晨起僵硬和定位性酸痛,可能伴随椎间盘压力增高。可通过调整桌椅高度、使用腰椎支撑垫改善,必要时采用冲击波治疗仪松解粘连。

3.重复性动作过度

频繁抬手、蹬踏等动作易使肌腱附着点发生无菌性炎症,常见于网球肘、跑步膝等。特征为活动时刺痛和局部压痛,可能发展为钙化性肌腱炎。建议运动前充分热身,疼痛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消炎,配合肌效贴减轻负荷。

4.肌肉代偿失衡

当主要运动肌群疲劳时,辅助肌群会过度代偿发力,这种异常发力模式可能引发连锁性劳损。例如髋关节稳定性不足可能导致膝关节代偿疼痛。需通过普拉提训练重建肌群协调性,严重者需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控制炎症。

5.继发筋膜粘连

慢性劳损会导致肌筋膜增厚粘连,形成触发点引发牵涉痛。患者可能出现远离损伤部位的不明原因疼痛,如臀部劳损导致下肢放射痛。可采用筋膜刀松解术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日常使用泡沫轴进行筋膜放松。

预防肌肉劳损需注意运动时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强度或时长。工作中每30分钟变换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设备。运动后及时进行静态拉伸,重点放松易劳损的腘绳肌、斜方肌等肌群。出现持续3天以上的肌肉疼痛或关节活动咔哒响应及时就诊,防止发展为慢性损伤。日常可补充镁元素和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肌肉,水中运动能有效减轻关节负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