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症状和危害有哪些

关键词: #脂肪肝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肪肝的症状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右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表现,其危害包括肝功能损伤、肝硬化甚至肝癌。脂肪肝主要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两类,与代谢异常、酒精摄入等因素密切相关。
脂肪肝患者常出现持续性疲劳感,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有关。轻度脂肪肝患者通过调整作息和增加有氧运动可改善症状,中重度脂肪肝需结合护肝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辅助修复肝细胞。
肝脏肿大时可压迫肝包膜引发右上腹闷胀或钝痛,常见于中重度脂肪肝。超声检查可显示肝实质回声增强,此时需限制高脂饮食并配合药物治疗,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双环醇片等,同时监测转氨酶水平变化。
脂肪肝可能影响胆汁分泌,导致厌油、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避免暴饮暴食。若伴随黄疸或粪便颜色变浅,需警惕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
脂肪肝患者常合并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血糖、血脂异常。这类患者应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调节代谢,同时配合游泳、快走等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长期未控制的脂肪肝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表现为肝掌、蜘蛛痣等体征。血清纤维化检测和弹性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治疗需联合抗纤维化药物如安络化纤丸,并严格戒酒。重度纤维化患者每3-6个月需进行肝癌筛查。
脂肪肝患者应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腌制食品和含糖饮料。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出现体重骤降或腹水等异常时需立即就医。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彻底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控制每日热量摄入不超过1800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