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部主动脉瘤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动脉瘤 #腹部

胸腹部主动脉瘤是指发生在胸腹主动脉段的血管扩张性疾病,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遗传因素或感染等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胸背部疼痛、搏动性肿块,严重时可导致破裂出血危及生命。

一、病因与风险因素

胸腹部主动脉瘤的形成与动脉壁结构异常密切相关。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导致血管中层弹性纤维断裂。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可造成血管壁先天性薄弱。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慢性炎症如大动脉炎也可能诱发局部血管扩张。高龄、男性、长期吸烟者属于高风险人群。

二、临床表现

早期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随着瘤体增大可能出现胸骨后或上腹部持续性钝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搏动性包块。当瘤体压迫周围器官时,可能引起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肠道梗阻症状。急性破裂时表现为突发撕裂样剧痛伴休克。

三、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能测量瘤体直径和范围。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瘤体形态、位置及与分支血管的关系,是确诊的金标准。磁共振血管成像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胸片可能发现纵隔增宽或主动脉钙化影。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鉴别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四、治疗措施

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无症状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戒烟及定期影像学随访。开放手术适用于瘤体快速增大或接近破裂的患者,需用人造血管替换病变段。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创伤较小,适合高龄或合并症较多的患者。紧急手术是处理破裂主动脉瘤的唯一有效手段。术后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维持治疗。

五、并发症管理

瘤体破裂是最危险的并发症,需立即输血并准备手术。血栓栓塞可能导致下肢缺血或肠系膜缺血。瘤体感染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术后可能出现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造影剂。

胸腹部主动脉瘤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保持血压低于130/80mmHg,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或CT检查监测瘤体变化。出现突发胸腹痛时应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疾病控制非常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