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动脉瘤症状及处理

假性动脉瘤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搏动性肿块、疼痛、压迫症状等,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处理方式主要有保守观察、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假性动脉瘤多由血管壁损伤或感染引起,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干预措施。
假性动脉瘤最典型的症状是体表出现与心跳同步的搏动性肿块,触诊可感知震颤。肿块多位于血管损伤部位,如股动脉穿刺后出现的腹股沟区包块。肿块可能伴随皮肤发红或温度升高,体积会随动脉压力变化逐渐增大。超声检查可明确肿块与血管的连通性,确诊后需避免局部受压或剧烈运动。
瘤体扩张可能引起持续性胀痛或刺痛,若压迫周围神经会出现放射痛。颈部假性动脉瘤可导致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腹腔内瘤体可能引发腹痛腹胀。疼痛突然加剧提示瘤体破裂风险,需立即就医。CT血管造影能精确定位瘤体与周围组织关系,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瘤体远端肢体可能出现皮温降低、苍白或脉搏减弱等缺血症状。这是由于瘤体分流动脉血流或血栓脱落导致远端栓塞。下肢假性动脉瘤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发生肢体坏疽。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必要时需紧急手术恢复血供。
瘤体破裂会导致急性出血,体表假性动脉瘤表现为局部血肿扩大,深部破裂可引起休克。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紧急处理包括压迫止血、输血扩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同时进行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
瘤内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或脑梗死,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或神经功能障碍。慢性假性动脉瘤可能导致高输出性心力衰竭。磁共振血管成像有助于评估全身血管状况,对于多发或复杂病例,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假性动脉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复发,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弹性维护。出现肿块突然增大或剧烈疼痛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