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怎么预防

消化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痢疾 #细菌

细菌痢疾可通过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1、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生冷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尤其是海鲜、肉类和蛋类。蔬菜水果需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可用淡盐水浸泡。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水,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场所。食物储存时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餐具定期高温消毒,处理食物前彻底清洁双手。

2、加强个人防护

饭前便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照顾患者后需更换衣物并消毒双手。儿童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在疾病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3、避免接触传染源

不与细菌性痢疾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患者排泄物需用漂白粉消毒后再处理。疫情期间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源,如池塘、沟渠等。家中出现患者时应实施分餐制,患者衣物需煮沸消毒。宠物粪便及时清理并做好手部清洁。

4、接种疫苗

目前国内可接种福氏志贺菌双价活疫苗,适用于2岁以上高危人群。疫苗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保护期可达6个月至1年。重点人群如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旅游者等建议接种。接种前需咨询医生评估禁忌证,发热或急性感染期应暂缓接种。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腹泻、脓血便、高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确诊后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医疗机构需对患者排泄物进行专业消毒处理,防止院内传播。

预防细菌性痢疾需建立长期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清洁消毒卫生间。饮食上增加酸奶、苹果等富含益生菌和果胶的食物,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腹泻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出现脱水症状时可口服补液盐,儿童及老年人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需紧急送医。疾病流行季节可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但不可滥用抗生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