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都粘在耳壁怎么回事

关键词: #耳屎
关键词: #耳屎
耳屎粘在耳壁可能与外耳道分泌物黏稠、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道湿疹、真菌性外耳道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清理耳道、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
部分人群耵聍腺分泌的耵聍本身黏性较大,容易附着在耳壁上。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若影响听力或产生不适,可用蘸取生理盐水的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口,避免深入掏挖。日常避免频繁掏耳,以免刺激耵聍分泌增多。
细菌感染导致外耳道皮肤炎症时,炎性渗出物会使耵聍变黏附着。患者常伴有耳痛、耳痒、耳闷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配合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抗炎。急性期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
长期未清理的耵聍与皮屑混合形成硬块,黏附于耳道。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表现。需由医生使用耵聍钩或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取出,禁止自行强行掏挖。有中耳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栓塞,建议每半年到耳鼻喉科检查耳道。
过敏或潮湿环境诱发耳道湿疹时,渗出的组织液会使耵聍黏连。表现为耳部瘙痒、脱屑,可能反复发作。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日常需减少抓挠,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水流入耳道。
耳道感染念珠菌等真菌时,菌丝与耵聍混合形成团块。典型症状为耳痒、潮湿感及豆渣样分泌物。需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局部涂抹,严重时联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指甲、发卡等尖锐物掏耳,洗澡后用棉签吸干耳道口水分。若出现持续耳闷、听力减退或剧烈耳痛,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对于儿童或老年人,家长或照护者应协助观察耳道情况,避免因不当清理导致鼓膜损伤。游泳或洗头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