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栓塞会导致哪些疾病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关键词: #疾病 #血管

血管栓塞可能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等疾病。血管栓塞是指血液中的栓子堵塞血管,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脑梗死

脑梗死是血管栓塞最常见的后果之一,主要由心脏或颈动脉来源的栓子阻塞脑动脉引起。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后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复发。

2、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栓塞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多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典型表现为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确诊后需立即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需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二级预防。

3、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治疗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后续转换为华法林钠片长期治疗。高危患者可考虑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手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治疗主要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配合弹力袜压迫治疗。若血栓脱落风险高,需限制患肢活动。

5、肠系膜动脉栓塞

肠系膜动脉栓塞属于急腹症,多由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脱落导致。典型症状为剧烈腹痛与体征不符,后期可出现血便、休克。确诊后需紧急手术取栓,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利伐沙班片。

预防血管栓塞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长期卧床者应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术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出现疑似栓塞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形成风险因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