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怎么治

阻塞性黄疸可通过解除梗阻、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阻塞性黄疸通常由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胆管狭窄、胆管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胆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可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出结石,胆管肿瘤导致的梗阻需放置胆管支架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缓解症状。胆管炎急性发作时需禁食并胃肠减压,同时联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需在出生后两个月内完成葛西手术。
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胆汁分泌,缓解胆汁淤积症状。腺苷蛋氨酸注射液能改善胆汁代谢异常,适用于肝硬化合并黄疸患者。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用于治疗胆道感染,需注意用药期间禁止饮酒。苯巴比妥片能诱导肝酶活性,帮助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可缓解胆绞痛症状。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既能明确诊断又可进行治疗,可实施乳头肌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等操作。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适用于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能有效改善黄疸症状。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术后需监测血淀粉酶预防胰腺炎。
胆总管探查术适用于复杂胆管结石,术中可进行胆道镜取石和T管引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需联合淋巴结清扫。肝门部胆管癌可选用肝切除术联合胆肠吻合术,术后需长期随访。所有手术患者术后都需密切观察胆汁引流量和性状。
低脂饮食可减轻胆汁分泌负担,每日脂肪摄入应控制在40克以下。中链甘油三酯奶粉适合胆道梗阻患者,能被直接吸收无需胆汁乳化。静脉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可预防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障碍。严重黄疸患者可选用肠内营养制剂,需采用持续泵入方式避免腹泻。
阻塞性黄疸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瘙痒抓伤。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胆道冲洗,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刺激胆汁分泌。出现发热、腹痛加重、陶土样大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长期带引流管患者需每周更换敷料,保持引流装置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