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史、长期吸烟酗酒者、过度劳累或精神压力大者、电解质紊乱患者以及家族中有猝死病史者。心脏骤停是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导致血液循环中断的危急状况,常见诱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基础疾病,也可能由外伤、窒息等外部因素触发。
既往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人群,心脏结构和功能已存在明显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引发室颤等致命性心律失常。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必要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
每日吸烟超过20支或长期酗酒者,尼古丁和酒精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纤维化。同时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血小板聚集风险。这类人群突发心脏骤停概率显著增高,需立即戒除烟酒。
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或情绪焦虑者,体内儿茶酚胺持续过量分泌,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伴心电图ST段抬高,严重时可进展为心室颤动。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影响心肌电生理稳定性。血钾低于2.5mmol/L时易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高于6.5mmol/L则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肾功能不全、腹泻呕吐或使用利尿剂者需定期监测电解质。
家族中有猝死病例者可能携带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基因突变。这些遗传性疾病可造成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在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突发多形性室速。建议直系亲属进行基因筛查和心电监测。
预防心脏骤停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定期体检中要重点关注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项目。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公共场所应普及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知识,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