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分离焦虑那三个阶段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婴儿的分离焦虑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有抗拒阶段、失望阶段和超脱阶段。

1、抗拒阶段

抗拒阶段通常出现在婴儿6-8个月时,表现为当主要照顾者离开视线时会立即哭闹或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这一阶段与婴儿开始形成客体永久性认知有关,他们开始意识到人和物体即使看不见也依然存在,但尚未完全适应分离。婴儿可能出现紧抓照顾者衣物、拒绝他人抱持等行为。家长可以通过短暂离开再返回的方式帮助婴儿建立安全感,例如在房间内短暂走动后回到婴儿身边,逐步延长分离时间。

2、失望阶段

失望阶段多发生在9-12个月期间,婴儿对分离的反应从激烈哭闹转为相对平静但持续的低落状态。虽然仍会表现出不安,但哭闹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减少。婴儿可能停止主动寻找照顾者,出现吸吮手指、蜷缩身体等自我安抚行为。此阶段婴儿开始具备初步的时间概念,能够短暂等待照顾者返回。家长可以建立固定的告别仪式,如挥手说再见并明确告知返回时间,有助于婴儿建立预期。

3、超脱阶段

超脱阶段一般在18-24个月逐渐形成,婴儿能够较好地适应短暂分离,重新投入游戏或其他活动。他们开始理解分离是暂时的,并发展出对照顾者返回的信心。此阶段婴儿可能仍会表现出轻微不安,但能更快平复情绪。家长可以鼓励婴儿与其他信任的成年人互动,培养其社交能力。提供过渡性客体如安抚玩具也能帮助婴儿在分离期间保持情绪稳定。

分离焦虑是婴儿情感发展的正常过程,家长应保持耐心和一致性回应。日常可建立规律的作息和分离习惯,避免突然或长时间的分离。当需要离开时,建议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告知婴儿,避免偷偷溜走。返回后及时给予拥抱和关注,强化婴儿的安全感。若分离焦虑持续超过2岁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童心理专家进行评估指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

冠心病会不会引起喉咙痛咳嗽 皮肤痒是什么原因.越抓越痒 波兰综合征会遗传吗 距下关节制动术有风险吗 狐臭是怎么处理的 双向性情感障碍怎么治疗好得快呢 儿童牙齿坏了需要补吗 荨麻疹性血管炎验血查得到吗 开奶能让奶变多吗 腺肌症怎么控制 脂溢性皮炎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症状 阿尔法硫辛酸治疗肾病 婴儿4个月身上一块一块的脱皮像癣一样 种植牙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眼后巩膜葡萄肿怎么治 肛门息肉的症状 肚子里的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 大腿内侧长疙瘩有白尖 小孩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手背关节处发白是怎么回事 气胸拔管后漏气会有哪些现象 牙龈肿痛怎么消肿止痛 病毒性角膜炎好转的症状 新生儿口吐白沫是怎么回事 五个月宝宝厌奶期绝招 红皮病恢复期一般多久能好 早期淋巴癌的明显症状有哪些呢 痔疮有块硬疙瘩好痛的怎么办 功能性便秘是什么症状 不控制脂肪肝能活多少年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吃什么药 治闲灵吃药禁忌是什么?哪些患者不适合吃 克银丸适合给哪些患者人群服用 三诺安稳血糖仪怎么样?有哪些原理 艾得辛风湿关节炎可以用吗?应该怎么用 龟龄集这个药物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溴吡斯的明片用于什么疾病 真的有用吗 自热式柔性TDP灸疗贴适用于什么症状 清心沉香八味散必须用温开水送服吗 克银丸适用于治疗哪种类型的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