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颅骨软化为主要表现属于佝偻病的

以颅骨软化为主要表现属于佝偻病活动期的典型特征。佝偻病是婴幼儿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肌肉松弛。颅骨软化多发生于3-6月龄婴儿,是佝偻病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母体孕期维生素D储备不足或婴幼儿日照不足是主要原因。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典型表现为枕骨或顶骨按压时出现乒乓球样弹性感,伴夜间啼哭、多汗等症状。治疗需每日口服维生素D滴剂400-800IU,严重者可肌注维生素D3。
辅食添加延迟或含钙食物摄入过少会加重病情。患儿除颅骨软化外,可见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形成串珠肋。建议增加乳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颗粒等钙剂补充。
低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可表现为顽固性颅骨软化。这类患儿存在肾小管磷重吸收障碍,血磷显著降低。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需长期服用磷酸盐合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胶丸。
迁延性腹泻导致维生素D和钙吸收障碍,常见于轮状病毒感染或乳糖不耐受患儿。除颅骨软化外,多伴有体重增长缓慢、囟门迟闭。需治疗原发病,同时补充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等易吸收钙剂。
胆汁淤积性肝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这类患儿往往伴有黄疸、肝肿大。需监测25羟维生素D水平,治疗需使用胆酸螯合剂联合维生素AD软胶囊,严重者需静脉补充钙剂。
确诊佝偻病后应保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阳光直射时段。哺乳期母亲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配方奶喂养儿要计算每日维生素D摄入总量避免过量。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观察前囟闭合情况。若出现手足搐搦等低钙惊厥表现,需立即就医静脉补钙。骨骼畸形严重者可能需要支具矫正或骨科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