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切病人切口渗血的原因

气切病人切口渗血可能与局部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切口感染、机械摩擦刺激、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气切术后切口渗血需结合渗血量、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少量渗血多为正常现象,持续渗血或大量出血需警惕并发症。
气管切开术中可能损伤甲状腺峡部血管或颈前静脉,导致术后切口渗血。表现为切口敷料少量鲜红色渗血,无活动性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或凝血酶冻干粉覆盖创面。若损伤甲状腺下动脉等较大血管,可能出现喷射状出血,需立即手术探查止血。
肝硬化、血友病等患者因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易出现切口持续渗血。可表现为渗血不止、皮下淤斑等。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严重血小板减少者可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术前应调整INR值至1.5以下。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导致切口化脓性炎症,腐蚀血管引发出血。典型表现为切口红肿热痛伴脓血性分泌物。需取分泌物培养后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局部用碘伏纱条引流换药。
气管套管固定过紧或频繁咳嗽导致套管摩擦切口边缘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套管周围间断性渗血。应调整套管系带松紧度,避免套管移位,咳嗽剧烈者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刺激。
吸痰操作粗暴或频繁更换敷料可损伤新生肉芽组织。表现为擦拭后创面新鲜渗血。护理时应动作轻柔,使用生理盐水湿润敷料后缓慢揭开,渗血明显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浸湿纱布局部止血。
气切患者日常需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覆盖无菌敷料。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促进创面愈合,补充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菠菜、西兰花改善凝血功能。避免剧烈咳嗽和颈部过度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静脉压力。密切观察渗血量变化,若24小时内浸透3块以上敷料或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需立即就医处理深部血管损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