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会引起双下肢水肿吗

风湿性心脏病可能会引起双下肢水肿。风湿性心脏病可能导致心脏瓣膜损害,进而引发心力衰竭,此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双下肢水肿。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若出现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长期如此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血液淤积在静脉系统,尤其是下肢静脉,静脉压力增高促使液体从血管渗入周围组织,形成水肿。这种水肿通常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按压后可出现凹陷,且晨轻暮重。
少数情况下,双下肢水肿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或静脉回流障碍等。但若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且伴随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心力衰竭导致水肿的概率较高。需通过心脏超声、脑钠肽检测等明确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加重水钠潴留。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监测体重变化,若短期内体重增加明显可能提示水肿加重。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并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以防诱发心力衰竭。若水肿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不适,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