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高血压可发生哪些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及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高血压持续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多器官靶向损害,需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预防恶化。
长期高血压加速脑动脉硬化,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或脑出血。血压波动可能导致微小动脉瘤破裂,患者常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控制血压可降低发病概率,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预防血栓。
冠状动脉持续高压状态诱发粥样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除降压治疗外,必要时需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改善心肌供血。
肾小球内高压导致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晚期需透析治疗。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血肌酐升高。推荐使用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保护肾功能,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
眼底动脉硬化可引起视盘水肿、出血甚至失明。患者多见视物模糊、飞蚊症。需定期眼底检查,配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激光治疗可延缓病变进展。
高压血流冲击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假腔,突发撕裂样胸痛为特征表现。急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前需静脉泵入硝普钠注射液控制血压,术后长期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维持血管稳定性。
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采用低盐高钾饮食,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若出现头痛、胸闷等异常症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