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高会引起什么毛病

关键词: #转氨酶
关键词: #转氨酶
转氨酶高可能提示肝脏、心脏或肌肉等器官的损伤,常见于肝炎、心肌炎、肌炎等疾病。转氨酶升高主要与肝脏疾病、心脏疾病、肌肉损伤、药物因素、胆道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心悸、肌肉酸痛等症状。
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病毒性肝炎可能由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引起,表现为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皮肤黄染。脂肪肝多与肥胖、高脂饮食相关,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治疗需针对病因,如慢性乙型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脂肪肝需调整饮食结构并配合运动。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损伤,释放大量转氨酶。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心肌梗死需紧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炎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等营养心肌药物,同时限制体力活动。
剧烈运动、外伤或多发性肌炎可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转氨酶显著升高。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尿色加深。轻症需休息并补充水分,严重横纹肌溶解需静脉补液,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多发性肌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
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他汀类药物或抗结核药可能造成药物性肝损伤。早期可能无症状,严重时出现黄疸、腹胀。发现转氨酶升高应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胆管结石、胆管炎等胆道梗阻性疾病可引起胆汁淤积,导致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典型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陶土色大便、右上腹绞痛。治疗需解除梗阻,如内镜下取石或手术切除胆囊,同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
发现转氨酶升高应避免饮酒、熬夜及高脂饮食,减少肝脏负担。建议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中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轻度升高者可1-3个月复查,持续异常或伴随症状需及时就医完善超声、病毒学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