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早期症状

肝硬化早期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皮肤黄染、牙龈出血等。肝硬化是慢性肝病进展至终末期的表现,早期症状易被忽视,需结合肝功能检查及影像学评估确诊。
乏力是肝硬化早期最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导致能量合成不足有关。患者可能伴随轻微活动后气促、嗜睡等表现。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能量代谢。
肝脏胆汁分泌减少会影响脂肪消化,导致食欲下降、厌油腻食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饭后饱胀感或恶心。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辅助消化。
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积液积聚时会出现腹胀,早期多表现为饭后加重、晨起减轻。可能伴随下肢水肿或体重异常增加。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症状,严重时需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
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引起巩膜和皮肤轻度黄染,尿液颜色加深。这与肝细胞损伤导致胆红素结合能力下降有关。需警惕黄疸进行性加重可能提示病情恶化,应及时检测肝功能。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刷牙时牙龈渗血、皮肤瘀斑等。可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评估严重程度,必要时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肝硬化早期患者应严格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适量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坚硬粗糙食物划伤食管静脉。每周监测体重变化,出现腹围突然增大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查,动态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