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湿热的症状及治疗

小儿风湿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肿痛、心脏炎、环形红斑和舞蹈病等症状,可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泼尼松片、青霉素V钾片、地高辛片、丙戊酸钠片等药物治疗。该病通常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免疫异常、营养不良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干预。
发热是小儿风湿热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体温多在38-40℃之间波动,可能伴有寒战或出汗。这种发热通常对抗生素反应不佳,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首选药物,能有效退热并减轻关节炎症,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
约75%患儿会出现游走性多关节炎,表现为膝、踝等大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持续1-2周后自行消退但可能转移至其他关节。泼尼松片可用于严重关节症状的短期控制,同时建议卧床休息并保持关节功能位。家长需帮助患儿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心脏受累是小儿风湿热最严重的表现,可导致心肌炎、心内膜炎或心包炎,听诊可闻及心音低钝或杂音。青霉素V钾片用于清除链球菌感染,地高辛片可改善心功能不全。患儿需严格卧床,限制钠盐摄入,家长应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
特征性皮肤表现为边缘隆起的淡红色环状皮疹,多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无痛痒感。这种皮损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丙戊酸钠片可用于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家长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
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常见于面部和上肢,可能伴随情绪不稳。治疗以镇静剂和免疫调节为主,需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协调性。家长需做好安全防护,移除环境中尖锐物品,防止患儿意外受伤。
小儿风湿热患儿应保证充足营养,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链球菌再感染,寒冷季节做好保暖。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监测心脏超声评估瓣膜情况。家长需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