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的种类及主要症状

妇科疾病主要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常见症状有外阴瘙痒、异常阴道分泌物、下腹疼痛、月经紊乱等。妇科疾病通常由感染、激素失调、肿瘤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外阴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红肿、瘙痒、灼热感,可能与细菌、真菌感染或过敏有关。急性期可出现外阴皮肤糜烂或溃疡。治疗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克霉唑乳膏等外用药物。日常应选择棉质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
阴道炎常见类型有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伴异味或豆腐渣样白带,部分患者出现外阴灼痛。可能与阴道菌群失衡、性传播、免疫力下降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制霉菌素阴道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用乳膏。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宫颈炎多由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性交后出血、脓性白带、腰骶部酸痛。慢性宫颈炎可能出现宫颈糜烂或息肉。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分散片、多西环素片,严重者可行宫颈物理治疗。定期宫颈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盆腔炎多由上行感染导致,急性期表现为下腹剧痛、发热、阴道脓性分泌物,慢性期可能出现不孕或宫外孕。可能与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有关。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形成脓肿时需手术引流。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辛辣食物。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症状与肌瘤位置相关,包括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无症状小肌瘤可观察,症状明显者可选择米非司酮片等药物或子宫肌瘤剔除术。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
预防妇科疾病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过度冲洗阴道,同房前后及时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异常分泌物、持续腹痛或月经改变时应尽早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