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引发痛风

脚扭伤后可能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属于创伤性关节炎的一种表现。痛风发作与扭伤后局部炎症反应、尿酸结晶沉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脚踝扭伤时局部组织会出现微损伤,导致炎症因子释放,这种炎症环境可能促使原本沉积在关节内的尿酸结晶脱落,进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剧烈炎症反应。扭伤后卧床休息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尿酸排泄减少,若患者本身存在高尿酸血症,更容易在受伤关节处形成新的尿酸结晶。典型症状为受伤后24小时内出现刀割样疼痛,皮肤紧绷发亮,触碰时有灼热感,可能伴随低热和全身乏力。
部分患者因长期服用利尿剂治疗扭伤肿胀,这类药物会抑制尿酸排泄。既往有痛风石的患者,关节外伤可能导致痛风石破裂释放结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扭伤时突然停药也可能诱发反跳性痛风。这类情况疼痛往往在夜间突然加重,关节周围出现紫红色改变,症状持续时间可能超过2周。
建议急性期抬高患肢避免负重,局部可冰敷但禁止热敷。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若48小时内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皮肤破溃,需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排查感染。长期痛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避免穿着过紧的鞋子防止反复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