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黄疸高有什么危害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10次浏览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黄疸过高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听力损伤及智力发育障碍等危害。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后者需及时干预。危害程度与胆红素水平、持续时间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1、胆红素脑病

当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时,可能穿透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核,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为嗜睡、吸吮力减弱、肌张力低下,若未及时治疗可进展为核黄疸,遗留脑性瘫痪、眼球运动障碍等永久性损害。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治疗需采用蓝光照射、人血白蛋白输注,严重时需换血疗法。

2、听力损伤

高胆红素血症可选择性损害耳蜗毛细胞,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种损伤常为双侧性,且不可逆。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家长需配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预防关键在于控制胆红素水平,蓝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听力,必要时使用苯巴比妥片促进胆红素代谢。

3、智力发育迟缓

胆红素神经毒性可能影响海马体和大脑皮层发育,导致后期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语言发育落后、学习能力低下等。家长应定期进行发育商评估,出生后6个月内可遵医嘱使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营养神经,配合早期干预训练能改善预后。

4、肝功能损害

胆汁淤积性黄疸可能引发胆汁性肝硬化,表现为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家长需观察粪便颜色变化,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治疗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严重者需行肝门空肠吻合术。母乳性黄疸患儿应暂停母乳3天,改用配方奶喂养。

5、代谢紊乱

严重黄疸可能伴随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急促、反应差。家长需监测血糖和血气分析,静脉补充葡萄糖纠正代谢异常。G6PD缺乏症患儿需避免接触樟脑丸等氧化剂,溶血性黄疸可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从面部开始向下延伸至四肢需警惕病情加重。保持每日8-12次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过度包裹导致脱水。出院后按医嘱复查经皮胆红素值,早产儿或溶血患儿需延长监测至生后2周。出现拒奶、尖叫、角弓反张等表现时须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神经系统损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