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的2种婴儿湿疹类型
新生儿编辑
医语暖心
新生儿编辑
医语暖心
婴儿湿疹主要有渗出型湿疹和干燥型湿疹两种类型。渗出型湿疹多发生于肥胖婴儿,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及渗出;干燥型湿疹常见于瘦弱婴儿,皮肤干燥脱屑伴明显瘙痒。湿疹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就医评估。

渗出型湿疹多见于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儿,好发于头面部及四肢屈侧。皮损初期为边界不清的红斑,随后出现密集针尖大小丘疹和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伴淡黄色浆液渗出。患儿常因瘙痒搔抓导致继发感染,可能与环境闷热、过度清洁或接触过敏原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药,合并感染时可配合莫匹罗星软膏。家长需保持室温适宜,避免使用碱性洗浴用品。
干燥型湿疹常见于体质偏瘦的婴儿,多发于面颊、四肢伸侧等部位。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及皲裂,伴随剧烈瘙痒和抓痕,寒冷干燥季节加重。该类型与皮肤屏障功能缺陷、频繁洗澡或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建议使用尿素维E乳膏、凡士林等保湿剂,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家长应控制洗澡频率,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选择纯棉透气衣物。
日常护理需注意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羊毛织物、尘螨等致敏原。母乳喂养的母亲应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若湿疹持续不愈、渗液化脓或伴随发热,须立即就医。未经医生指导不要擅自使用偏方或激素类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皮肤状态与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