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人有什么表现

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躯体症状及社会功能受损。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压力、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需通过专业评估确诊。
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是核心症状,患者常感到空虚绝望,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较明显。部分患者会描述为胸口压榨感或无法缓解的悲伤,可能伴随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重度抑郁发作时可能出现反复的自杀念头或行为。
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包括社交、爱好甚至性欲明显下降。患者可能回避与人接触,出现社交退缩现象。严重时表现为情感麻木,对正向刺激缺乏反应,这种状态可能持续数月以上。
认知功能受损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决策困难和工作效率下降。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思维反刍现象,即反复思考负面事件。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可能被误诊为痴呆,但抑郁缓解后认知功能通常可恢复。
常见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消化紊乱或乏力,约60%患者首诊于综合医院。睡眠障碍多表现为早醒或入睡困难,食欲改变可能导致体重骤增骤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引发心悸、头晕等躯体化症状。
工作学习能力显著下降,可能出现旷工或休学。人际交往中易激惹或过度敏感,家庭关系紧张。严重时生活自理能力减退,需他人协助完成日常起居,这种状态持续两年以上可能发展为恶劣心境障碍。
抑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家属应避免指责或强行鼓励,陪伴就医并协助记录症状变化更为重要。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联合治疗对70%患者有效,但须警惕病情波动时自伤风险。早期识别症状并坚持系统治疗,多数患者社会功能可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