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伤一般怎么治疗

骨裂伤一般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骨裂伤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慢性劳损、病理性骨折、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骨裂伤后需立即停止活动并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患处,避免二次损伤。上肢骨裂可采用前臂吊带或腕部固定器,下肢骨裂需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对于无移位的稳定性骨裂,单纯固定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骨质疏松者可配合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中药方面可选择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等促进骨骼修复。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局部冷敷缓解肿胀,后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加速骨痂形成,脉冲电磁场疗法有助于改善骨代谢。康复中期可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但需避开金属内固定物。物理治疗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每周2-3次为宜。
对于移位明显的骨裂或关节内骨折,可能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接骨板螺钉系统或髓内钉固定。开放性骨折需急诊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老年患者若存在严重骨质疏松,可考虑骨水泥强化内固定。
拆除固定后应循序渐进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抗阻练习。上肢可进行握力球训练,下肢推荐水中行走或功率自行车锻炼。平衡训练能预防跌倒再次骨折,建议使用平衡垫或进行单腿站立练习。康复全程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负重。
骨裂伤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患处直接暴晒。戒烟限酒有利于骨骼愈合,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关节负担。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若出现固定松动、持续疼痛或皮肤发黑需立即就医。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半年内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