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肝损害是什么意思

继发性肝损害是指由其他疾病或外部因素导致的肝脏功能或结构损伤,常见原因包括药物毒性、代谢性疾病、感染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等。
药物性肝损伤是继发性肝损害的典型表现,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异烟肼片等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脂肪代谢异常可引发肝细胞脂肪变性。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会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出现转氨酶升高和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肝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会造成肝静脉回流受阻,形成淤血性肝病。
继发性肝损害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饮食上应控制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西蓝花等。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禁止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皮肤黄染、腹胀或食欲明显下降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肝脏超声或弹性成像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