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增厚是一种什么病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0次浏览

心肌增厚通常指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壁异常增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肥厚型心肌病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高血压、心脏负荷过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接受规范治疗。

1、遗传因素

肥厚型心肌病约半数病例与遗传相关,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心肌肌节蛋白异常,引发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和代偿性增生。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确诊需结合基因检测和心脏超声,治疗可选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维拉帕米片等药物控制症状,严重者需室间隔切除术。

2、高血压继发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持续增加,引起心肌代偿性肥厚。这种改变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晨起头晕、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随着进展可出现心绞痛。治疗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

3、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开口狭窄时,左心室需增强收缩力维持射血,导致向心性肥厚。典型症状包括运动后胸痛、突发晕厥,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轻度患者可用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中重度需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

4、运动员心脏

长期高强度训练可引起生理性心肌增厚,心室腔扩大但收缩功能正常。这类改变属于适应性反应,停止训练后多可逆转。需与病理性肥厚鉴别,关键区别在于无家族史、无临床症状,超声显示心肌纹理正常,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5、代谢性疾病

淀粉样变性、法布里病等代谢异常疾病会导致心肌细胞间物质沉积,引发假性肥厚。患者常伴有多系统损害,如蛋白尿、周围神经病变。确诊需心肌活检,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法布里病可用阿加糖酶β注射剂进行酶替代治疗。

心肌增厚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强度以不引发胸闷为度。定期监测血压、心率,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性体育项目,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