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病好发于下颌下腺吗

口腔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0次浏览

涎石病确实好发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和舌下腺。涎石病主要由唾液分泌减少、导管结构异常或局部炎症等因素引起,典型症状包括进食时腺体肿胀疼痛、导管口溢脓等。

下颌下腺导管较长且走行迂曲,唾液流动速度较慢,加上导管开口位置较高,容易导致矿物质沉积形成结石。下颌下腺分泌的唾液富含钙盐和黏液蛋白,这种成分特性进一步增加了结石形成概率。长期脱水或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可能加重唾液浓缩,促进结石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因先天导管狭窄或外伤后瘢痕形成引发排泄不畅。典型表现为单侧腺体区反复肿胀,尤其在进食酸性食物时症状加剧,触诊可能触及硬结,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浑浊液体排出。

腮腺结石相对少见,其导管较短且走行平直,但若存在结石多位于导管中段。舌下腺结石更为罕见,通常表现为口底黏膜下蓝灰色肿块。少数情况下颌下腺结石可能伴随腺体纤维化或继发感染,出现持续性疼痛伴发热。长期存在的结石可能造成腺体功能永久性损伤,导致口干症状。影像学检查中约80%下颌下腺结石可在X线平片显影,而腮腺结石因含钙量低往往需要超声或CT确诊。

建议日常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适量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避免过度摄入高钙食物。出现反复腺体肿胀应及时就医,通过唾液腺内镜或冲击波碎石等微创方式处理,严重者可能需行腺体切除术。术后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腺体按摩促进残余唾液排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