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血管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发热、乏力、内脏器官受累表现。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血管,临床表现多样,具体症状与受累血管大小、部位及炎症程度相关。
皮肤紫癜是血管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下肢对称分布的紫红色斑丘疹,按压不褪色。紫癜通常与毛细血管炎相关,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或疼痛。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溃疡或坏死。过敏性紫癜患者还可能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皮肤活检可见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样坏死。
关节肿痛多见于中小血管炎,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和肿胀,常见于膝关节和踝关节。症状可呈游走性,与风湿性疾病相似但无晨僵表现。关节症状通常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仅有关节痛而无明显肿胀。关节症状多在疾病活动期加重,缓解期减轻。
发热是系统性血管炎的常见全身症状,多为低至中度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之间。发热通常与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对抗生素治疗无效。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间歇热或持续发热。伴随症状可能包括盗汗、体重下降等消耗性表现。发热程度常反映疾病活动度。
乏力是血管炎患者普遍存在的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为持续疲倦感和活动耐力下降。可能与慢性炎症状态、贫血或肌肉受累有关。乏力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但可能显著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描述为"沉重感"或"提不起精神",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
内脏器官受累表现因受累血管部位而异。肾脏受累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不全;肺部受累表现为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神经系统受累引起感觉异常或肌力下降;胃肠道受累导致腹痛、便血等。这些症状提示大中血管受累,通常需要积极免疫抑制治疗。器官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
血管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吸烟和接触已知过敏原。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等指标。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改善循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