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焦虑抑郁症患者

焦虑抑郁症患者是指同时存在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个体,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症状,伴随过度担忧、紧张等焦虑症状。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压力、慢性疾病诱发、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
家族中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病史的个体患病概率较高。研究发现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早醒、食欲改变等症状。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大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会导致情绪调节障碍。患者常见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可能伴随强迫性思维。临床常用盐酸舍曲林胶囊调节神经递质,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
长期工作压力或重大生活事件可能诱发疾病。这类患者多有入睡困难、注意力下降等表现,需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劳拉西泮片控制急性焦虑发作。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易继发情绪障碍。症状包括乏力加重、病耻感等,需原发病与情绪问题同步治疗,如联合使用米氮平片改善抑郁和睡眠。
部分降压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药源性抑郁。患者用药后出现情绪波动、消极念头时应及时复诊,医生可能调整为氟西汀胶囊等对原有治疗影响较小的抗抑郁药。
焦虑抑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家属应学习非批判性倾听技巧,避免强行激励患者。建议记录情绪变化日记,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