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疹和湿疹怎么区分

关键词: #湿疹
关键词: #湿疹
热疹和湿疹可通过发病原因、皮损特征、伴随症状等方面区分。热疹主要由高温闷热环境导致汗腺堵塞引起,湿疹通常与过敏、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
热疹多因环境温度过高、衣物过厚或剧烈运动后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腺导管阻塞引发。湿疹的病因较复杂,可能与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有关,也可能由遗传性过敏体质、皮肤屏障功能缺陷等内在因素诱发。儿童湿疹常与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相关联。
热疹表现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透明或红色丘疹,密集分布但互不融合,常见于颈部、腋窝等皱褶部位。湿疹皮损呈多形性,急性期可见红斑、丘疹、水疱伴渗出,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好发于面部、肘窝等部位。
热疹通常伴随明显刺痒或灼热感,出汗后症状加重,脱离高温环境后可自行缓解。湿疹瘙痒剧烈且持续,夜间加重,常因搔抓导致继发感染,可能出现黄色结痂或脓疱。部分湿疹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特应性疾病史。
热疹发病急骤,环境改善后1-3天消退,皮肤无脱屑或色素沉着。湿疹病程迁延反复,急性发作期持续2-3周,慢性期可达数月以上,愈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皮肤粗糙。
热疹以降温散热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严重时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湿疹需长期管理,急性期使用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选用他克莫司软膏,中重度患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配合窄谱紫外线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热疹的关键,夏季宜穿宽松透气衣物,出汗后及时擦干。湿疹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沐浴水温不超过38℃,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如凡士林。若皮损持续扩散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