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降尿酸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皮肤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降尿酸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刺激。若出现持续腹泻或腹痛,需警惕药物性肠炎可能。
苯溴马隆片可能引发转氨酶升高,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合并使用其他肝毒性药物。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严重肝病患者禁用该类药物。
别嘌醇片可能诱发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剥脱性皮炎。用药前应筛查HLA-B*5801基因,阳性者禁用。出现皮肤黏膜损害需立即停药,并接受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治疗。
非布司他片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尤其合并慢性肾病患者风险更高。用药期间需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苯溴马隆胶囊等经肾排泄药物。
长期服用别嘌醇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等血液系统毒性。表现为反复感染、皮下瘀斑等症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骨髓抑制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应保持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疼痛,注意观察排尿颜色及尿量变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指标监测,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若出现严重皮疹、黄疸或无尿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