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惊厥的类型

新生儿编辑 医普小新
138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婴儿惊厥主要分为热性惊厥和非热性惊厥两种类型,可能与感染、代谢异常、脑损伤等因素有关。热性惊厥通常由发热诱发,非热性惊厥则涉及癫痫、遗传代谢病等复杂病因,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婴幼儿,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突发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强直或抽动。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发热性疾病,发作时间通常短于5分钟。发作后患儿多恢复清醒,但需警惕复杂型热性惊厥发作时间长、24小时内反复发作。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长并及时降温。

2、非热性惊厥

非热性惊厥与发热无关,可能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钙血症、维生素B6缺乏等代谢异常引起。症状包括眼球上翻、面部肌肉抽动或呼吸暂停,部分患儿伴随肌张力异常。若由婴儿痉挛症导致,可出现点头样发作或肢体屈曲痉挛。此类惊厥需通过脑电图、血生化等检查明确病因,部分病例需长期抗癫痫治疗如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

3、癫痫综合征

婴儿期特定癫痫综合征如大田原综合征、West综合征等,表现为成串的强直痉挛或闪电样点头动作,脑电图显示高度失律。这类惊厥与基因突变或脑结构异常相关,需联合丙戊酸钠糖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发作。早期干预对改善认知发育至关重要。

4、代谢性惊厥

先天性代谢缺陷如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可导致反复惊厥,伴随喂养困难、异常体味等症状。血尿代谢筛查可见氨基酸或有机酸异常,需通过特殊配方奶粉饮食管理。低血糖、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也可引发惊厥,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可迅速缓解症状。

5、中毒性惊厥

误服药物、重金属或一氧化碳中毒时,婴儿可能出现突发性惊厥伴瞳孔变化。常见于家庭存放农药、降压药等物品管理不当,需立即清除毒物并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抽搐。此类惊厥起病急骤,常伴随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身中毒表现。

家长发现婴儿惊厥应立即将其侧卧,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误吸,记录发作形式与持续时间。避免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无论惊厥是否自行缓解,均需尽早就医完善检查。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过度保暖,遗传代谢病患儿需严格遵循特殊饮食方案。定期儿科随访对评估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