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压缩性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骨折是指骨骼因外力压迫导致高度降低或形态改变的骨折类型,常见于脊柱椎体。
压缩性骨折多由垂直方向的外力作用引起,如高处坠落时足部或臀部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导致椎体受压变形。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也可能诱发。典型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活动受限,脊柱骨折可能伴随身高缩短或驼背畸形。治疗需根据骨折程度选择卧床休息、支具固定或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病因,骨量减少使椎体承重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无明显外伤史,仅表现为慢性腰背痛,X线显示椎体楔形变或双凹变形。需进行骨密度检测确诊,治疗包括补充钙剂、维生素D,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脊柱稳定性。
恶性肿瘤骨转移可破坏椎体结构导致病理性压缩骨折,常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患者。表现为夜间痛加重、体重下降,CT可见椎体溶骨性破坏。需通过活检明确原发灶,治疗需兼顾原发肿瘤控制与脊柱稳定,可采用放疗、靶向治疗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缓解疼痛。
交通事故、重物砸伤等高能量创伤易致胸腰椎压缩骨折,常合并脊髓神经损伤。需急诊CT评估骨折块移位情况,稳定性骨折可采用过伸位复位配合胸腰骶支具固定,爆裂性骨折伴神经症状需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康复期要避免过早负重,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体操、跳水等运动中的落地失误可能导致青少年椎体终板压缩骨折,多见于胸腰段。表现为运动后突发背痛,MRI可见终板损伤。急性期需卧床2-4周,疼痛缓解后佩戴矫形支具逐步恢复活动,严重者需行微创椎体强化术。康复期应调整训练方案,加强核心肌群保护性训练。
压缩性骨折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避免久坐久站,睡硬板床并采用轴线翻身。饮食注意补充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戒烟限酒。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定期复查骨密度及影像学。出现新发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就诊,防止骨折进展导致脊髓压迫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