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一般怎么治疗

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细菌感染、肥胖、妊娠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汁中胆固醇浓度,避免结石增大。建议选择低脂牛奶、瘦肉、西蓝花等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清淡流质饮食。
熊去氧胆酸胶囊能溶解胆固醇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X线阴性结石。消炎利胆片可缓解胆囊炎症,头孢克肟分散片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期间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变化。
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3毫米的颗粒,适用于数量少于3枚、直径1-2厘米的胆囊结石。术后需配合口服溶石药物帮助残渣排出。该方法可能引起皮肤瘀斑、血尿等并发症,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在腹部打3-4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用微型器械切除胆囊,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适合无明显炎症粘连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可能出现胆管损伤、出血等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操作。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结石嵌顿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等复杂情况。需在右上腹作10-15厘米切口,术后需住院5-7天。相比腹腔镜手术更易发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胆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发热、持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注意控制体重但避免快速减肥,每年进行肝胆超声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