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嘴里长鹅口疮怎么办

儿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宝宝 #鹅口疮

宝宝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局部用药、调整喂养方式、补充益生菌、就医治疗等方式改善。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奶具消毒不彻底、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家长需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擦拭宝宝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2-3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母亲乳头,避免交叉感染。鹅口疮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乳凝块样斑块,擦拭后可能留有红色创面。

2、局部用药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碳酸氢钠溶液或克霉唑口腔药膜。制霉菌素混悬液需均匀涂抹患处,克霉唑药膜需贴敷于溃疡面。这些药物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繁殖,通常用药3-5天可见白色斑块消退。

3、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避免高糖饮食。人工喂养需将奶瓶、奶嘴煮沸消毒10分钟以上。鹅口疮可能导致宝宝拒食或哭闹,家长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选用宽口径奶嘴减少口腔摩擦。

4、补充益生菌

适当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有助于恢复口腔菌群平衡。益生菌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宝宝更易发生鹅口疮,益生菌能减少真菌过度增殖。

5、就医治疗

若白色斑块扩散至咽喉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开具氟康唑口服溶液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鹅口疮反复发作可能与先天性免疫缺陷有关,需完善免疫功能检查。

家长应注意宝宝日常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哺乳期母亲需勤换内衣,定期消毒吸奶器配件。避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时间过长,奶具应每日高温消毒。6个月以上宝宝可适当添加含维生素B族的辅食,如蛋黄泥、西蓝花泥等,有助于增强口腔黏膜抵抗力。若宝宝出现持续拒食、体重下降或皮疹扩散,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