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睡觉时症状

儿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儿童 #睡觉

儿童多动症睡觉时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频繁翻身、夜惊梦呓等症状。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是其常见共病问题,主要与神经发育异常、昼夜节律紊乱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通过建立规律作息、营造安静睡眠环境等方式改善,若症状持续需就医评估。

1、入睡困难

多动症儿童常因大脑过度活跃导致入睡时间延长,表现为躺床后持续躁动、反复要求起床活动。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失调有关,白天过度兴奋会延续至夜间。家长可提前1小时安排舒缓活动如亲子阅读,避免睡前接触电子屏幕。临床常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片调节睡眠周期,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睡眠浅易醒

这类儿童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占比降低,睡眠结构碎片化,容易因轻微声响惊醒。与正常儿童相比,其睡眠纺锤波活动减少,导致深度睡眠不足。建议保持卧室温度18-22摄氏度,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刺激。若合并呼吸问题需排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必要时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3、肢体频繁活动

睡眠中可能出现不自主踢腿、翻身等周期性肢体运动,每小时可达10次以上。与铁缺乏导致的多巴胺代谢异常相关,可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认。日常可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牛肉,严重者需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

4、夜惊梦呓

部分患儿会在入睡后1-2小时突然尖叫坐起,伴呼吸急促、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次日无法回忆。此为觉醒障碍的表现,与额叶皮层抑制功能不成熟有关。发作时家长应保持镇定,轻柔安抚而非强行唤醒。持续发作需排除癫痫可能,脑电图检查可辅助鉴别。

5、昼夜节律紊乱

生物钟延迟导致入睡时间过晚、晨起困难,与褪黑素分泌峰值后移相关。建议早晨暴露于自然光线下帮助重置生物钟,限制白天小睡时间。对于顽固性节律障碍,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阿戈美拉汀片调节褪黑素受体活性。

家长应记录孩子睡眠日志,包括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及异常行为表现,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白天保证充足运动量但避免傍晚剧烈活动,晚餐适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使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温水浴、轻音乐等信号暗示。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影响日间功能,需至儿童神经内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行为干预或药物治疗。睡眠改善通常能显著减轻多动症儿童日间的注意力缺陷和冲动行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