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怎么缓解

痛风发作可通过卧床休息、局部冷敷、抬高患肢、遵医嘱用药、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痛风通常由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引起,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
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制动,避免关节负重活动加重炎症反应。建议选择硬板床平卧,患肢保持功能位。关节剧烈疼痛时可使用支具固定,减少关节摩擦。每日卧床时间需超过12小时,直至红肿明显消退。
采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红肿关节,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充血,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感觉异常者禁用。冷敷可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减少关节腔渗出。
用软枕垫高患肢30度左右,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尤其适用于下肢关节发作时,可减轻血管神经压迫导致的胀痛。夜间睡眠时保持抬高姿势,日间每2小时调整一次体位,预防压疮形成。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抑制白细胞趋化,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减轻炎症反应。严重者需短期口服泼尼松片。发作间歇期需规律服用别嘌醇片或非布司他片控制血尿酸水平。
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水果摄取,烹调选用植物油。禁饮酒类尤其是啤酒,避免果糖饮料诱发尿酸生成。
痛风发作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发热或关节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尿酸水平,长期达标可减少复发概率。外出时携带应急药物,出现前驱症状时及早服用可减轻发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