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慢性肺心病可能与肺动脉高压、慢性缺氧、心肌纤维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并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性期前收缩是慢性肺心病患者早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脏突然出现提前搏动感,可能伴有短暂心悸。这种情况通常与长期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电活动异常有关。轻度房性期前收缩可通过吸氧、纠正低氧血症等方式改善,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控制。
房性心动过速在慢性肺心病进展期较为多见,表现为心率持续增快,常超过100次/分,患者可能出现明显心悸、胸闷症状。这种情况多由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房扩大和心肌重构所致。治疗需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遵医嘱使用胺碘酮片、维拉帕米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是慢性肺心病晚期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心悸、活动耐力下降。这种情况通常与长期右心房压力负荷过重导致的心房肌纤维化有关。治疗需在改善肺功能的同时,遵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并配合地高辛片控制心室率。
慢性肺心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心悸加重、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