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鼻出血怎么办

宝宝鼻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部、调整室内湿度、避免抠鼻、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鼻出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力损伤、过敏性鼻炎、凝血功能障碍、鼻中隔偏曲等原因引起。
立即让宝宝保持坐姿稍向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压迫5-10分钟。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单纯性鼻出血,能有效压迫出血点。若血液流入咽喉需让宝宝吐出,避免误吸。压迫期间避免反复松手查看,否则可能影响止血效果。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宝宝前额或鼻根部,通过低温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1小时可重复进行。注意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皮肤。该方法对因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鼻出血效果较好。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尤其在干燥季节。鼻腔黏膜干燥易破裂出血,适当湿度能保持黏膜湿润。可配合生理盐水喷鼻清洁鼻腔,但避免使用含药物成分的喷剂。睡前在宝宝房间放置水盆也能增加局部湿度。
教育宝宝不要用手指抠挖鼻孔,修剪指甲减少黏膜损伤概率。反复机械刺激会导致鼻前庭区糜烂出血。对于有抠鼻习惯的宝宝,可转移其注意力或用玩具占据双手。若因鼻痂不适,可用棉签蘸取橄榄油软化后清理。
若出血量大、持续超过20分钟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诊排查病理性原因。医生可能通过鼻内镜查找出血点,或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对于鼻中隔偏曲患儿可能建议矫正手术,过敏性鼻炎患儿需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炎症。
日常注意让宝宝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摄入。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剧烈晃动,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家长应学会应急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宝宝鼻腔状态。若出血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须立即送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记录出血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