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咽喉炎如何治疗

急性化脓性咽喉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患者需卧床休息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缓解咽干症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有助于减少咽部细菌定植,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黏膜。可配合局部冷敷减轻颈部淋巴结肿痛。
针对化脓性链球菌等病原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若存在青霉素过敏,可改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片。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变化及脓性分泌物消退情况,完成规定疗程防止复发。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咽部细菌繁殖,西地碘含片能缓解吞咽疼痛。喷雾剂型如开喉剑喷雾剂可直接作用于化脓病灶,每日使用3-4次。使用含片时应含化至完全溶解,用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饮水。
体温超过38.5℃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同时配合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咽痛显著者可用利多卡因胶浆局部涂抹,但须警惕过敏反应。儿童患者应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剂型。
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可稀释脓性分泌物,咽喉部超短波治疗能促进炎症吸收。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增强黏膜修复,合并声音嘶哑时需限制发声。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水平。
治疗期间应监测咽部脓苔范围变化,若72小时内无改善需考虑调整抗生素。愈后2周内避免接触烟雾粉尘,定期用咽拭子培养评估病原体清除情况。合并扁桃体周围脓肿或出现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日常加强口腔卫生可降低复发概率,建议每年进行咽部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