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低血糖怎么回事

内分泌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关键词: #低血糖 #血糖

小儿低血糖可能由喂养不足、代谢异常、胰岛素分泌过多、内分泌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葡萄糖、药物治疗、激素替代、手术切除病灶等方式治疗。

1、喂养不足

幼儿胃容量小,若哺乳间隔过长或辅食添加不及时,可能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表现为易哭闹、面色苍白、出汗等。家长需按需哺乳,6月龄后逐步添加米粉、肉泥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辅食。夜间可适当缩短喂养间隔,避免长时间空腹。

2、代谢异常

果糖不耐受、半乳糖血症等先天代谢缺陷会影响糖原分解。患儿进食含特定糖类食物后出现呕吐、嗜睡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维持血糖,长期需严格限制相关糖类摄入。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3、胰岛素分泌过多

胰岛细胞增生或胰岛素瘤会导致胰岛素异常释放。常见于新生儿期或1岁内,表现为喂养困难、抽搐。确诊需进行血糖监测和影像学检查,轻症可用二氮嗪口服混悬液抑制胰岛素分泌,重症需手术切除病灶。

4、内分泌疾病

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疾病会减少升糖激素分泌。多伴有生长迟缓、皮肤色素沉着。需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片等激素替代治疗,急性发作时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家长应学会识别低血糖先兆症状。

5、遗传性疾病

糖原累积病、脂肪酸氧化障碍等遗传病影响能量代谢。常在感染、饥饿后突发严重低血糖,伴肌无力、肝功能异常。需随身携带葡萄糖凝胶应急,日常采用生玉米淀粉混悬液维持夜间血糖,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

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血糖,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应急。合理安排3-4小时一次的进食频率,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过度运动或长时间空腹,外出时准备便携零食。若频繁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须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记录低血糖发作时间、诱因及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