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怎么区别经血和出血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区别经血和出血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经血与异常出血可通过出血时间、颜色、量及伴随症状进行区分。经血是女性月经期的生理性出血,而异常出血可能与妇科疾病、内分泌紊乱或妊娠相关。

1、出血时间

经血具有周期性,通常持续3-7天,间隔21-35天重复出现。异常出血则无规律,可能发生在非经期、绝经后或性交后。排卵期少量出血属于生理现象,但持续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

2、血液颜色

经血初期呈暗红色,后期转为鲜红或褐色,含子宫内膜碎片。异常出血颜色异常,如大量鲜红色血块可能提示子宫肌瘤,黑褐色分泌物可能与宫颈病变相关,粉红色稀薄液体需排除妊娠并发症。

3、出血量

正常经血量约20-80毫升,超过100毫升为月经过多。异常出血量可表现为点滴出血或突发大量出血,后者常见于子宫腺肌症、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伴随头晕等贫血症状。

4、伴随症状

经血多伴下腹坠胀、乳房胀痛等生理性不适。异常出血若合并发热、恶臭分泌物需考虑盆腔炎,剧烈腹痛可能为宫外孕破裂,绝经后出血需筛查子宫内膜癌。

5、疾病鉴别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因激素紊乱导致,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间歇性出血,宫颈癌接触性出血为鲜红色。凝血功能异常、甲状腺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出血特征变化,避免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出现非经期出血、经期延长或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及激素水平检测。日常保持会阴清洁,经期避免剧烈运动,贫血患者可适量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半夜发烧怎么处理

小孩半夜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监测体温、使用退烧药、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小孩半夜发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脱水、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小孩的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有助于散热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可以给小孩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室内通风,降低环境温度。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的情况,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2、补充水分

发烧会导致小孩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可以给小孩少量多次喂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避免喂食含糖量高的饮料,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若小孩出现口干、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

3、监测体温

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枪定期测量小孩体温,记录体温变化情况。测量时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误差。体温在37.3-38摄氏度属于低热,38.1-39摄氏度属于中等发热,超过39摄氏度属于高热。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反复发热,需考虑使用退烧药或就医。

4、使用退烧药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烧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或频繁使用。不同年龄和体重的小孩用药剂量不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后需密切观察小孩反应,若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及时就医

若小孩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腹泻、皮疹、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发热伴随颈部僵硬、头痛、意识模糊可能提示脑膜炎等严重感染。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特别重视,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热时间、体温变化、伴随症状等信息。

小孩半夜发烧时家长需保持冷静,密切观察小孩精神状态和症状变化。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发热期间让小孩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平时注意增强小孩体质,按时接种疫苗,减少感染机会。若发热反复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不可自行长期使用退烧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