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水痘的原因有哪些

起水痘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见诱因有直接接触传播、免疫力低下、未接种疫苗、密闭环境聚集、母婴垂直传播等。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皮肤分批出现丘疹、水疱伴瘙痒。
接触水痘患者皮肤破损处的疱液或呼吸道飞沫是主要传播途径。病毒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后,在局部淋巴结增殖后入血形成病毒血症。患者需隔离至所有疱疹结痂,接触者可使用水痘减毒活疫苗进行暴露后预防。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炉甘石洗剂、喷昔洛韦软膏等药物。
免疫功能缺陷者如白血病患儿、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更易感染且症状较重。病毒可侵犯内脏器官导致肺炎或脑炎。这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静脉注射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配合人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日常应避免接触感染者,保持居所通风。
未完成水痘疫苗全程接种的儿童感染概率显著增高。疫苗含减毒活病毒,接种后产生抗体可维持长期保护。我国推荐1岁儿童接种首剂,4-6岁加强接种。若已接触患者,3-5天内应急接种仍能减轻症状。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2天自行缓解。
幼儿园、学校等密闭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未免疫人群中传播速度极快。集体单位出现病例后应彻底消毒课桌椅、玩具等物体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易感者需医学观察21天,期间出现发热应立即隔离。
孕妇产前5天至产后2天发生水痘时,病毒可经胎盘或产道感染新生儿。胎儿可能发生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肢体畸形或神经系统损伤。孕晚期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新生儿出生后应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预防重症。
水痘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疱疹,剪短指甲防止抓破引发细菌感染。饮食宜清淡,多饮水促进毒素排出。发热时可物理降温,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痊愈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复发为带状疱疹。建议适龄儿童按时接种疫苗,成人未患病者也可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