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如何确诊的

内分泌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0次浏览

关键词: #肥胖 #肥胖症

肥胖症的确诊主要依据体重指数、腰围测量及体脂率等指标综合评估。诊断标准主要有体重指数超过28、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或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体脂率男性超过25%或女性超过30%。

体重指数是诊断肥胖症的核心指标,通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计算得出。临床上将体重指数24-28定义为超重,超过28则达到肥胖标准。腰围测量能反映内脏脂肪堆积程度,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或女性超过85厘米提示中心性肥胖风险。体脂率可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或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能更准确反映实际脂肪含量。部分医疗机构会结合皮下脂肪厚度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等辅助诊断。对于特殊人群如运动员,需结合肌肉含量等指标综合判断。

确诊肥胖症后需完善相关检查评估并发症风险,包括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心脏超声等专项评估。长期肥胖可能引发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干预。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有氧运动时间,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并记录饮食运动情况,必要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