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对肾脏有影响吗

糖尿病可能会对肾脏产生影响,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血糖状态下,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形成蛋白尿。长期高血糖还会引起肾小球内高压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逐渐发展为肾小球硬化。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此时积极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若未及时控制,肾功能会逐渐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非典型肾脏损害表现,如急性肾损伤或肾小管间质病变。这类情况多见于合并感染、使用肾毒性药物或严重脱水时。少数患者可能在糖尿病确诊前就已出现肾功能异常,这与遗传易感性、高血压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保持血糖、血压在目标范围内。日常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高盐饮食,戒烟限酒。出现泡沫尿、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