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痛风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治疗方法包括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痛风通常由高尿酸血症引起,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不当、代谢异常、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会出现红肿热痛,常见于大脚趾关节,也可能累及踝关节、膝关节等。疼痛通常突然发作,夜间加重,可能伴随皮肤发红、发热。急性期可通过冷敷缓解症状,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避免关节负重,保持患肢抬高。
长期高尿酸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形成痛风石,常见于耳廓、手指、肘部等部位。痛风石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体积较大的痛风石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可能导致肾结石或痛风性肾病,表现为腰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尿酸水平,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严重肾功能损害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反复痛风发作可能导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持续性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治疗需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配合关节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热敷等有助于改善症状。关节严重破坏时可能需要关节置换手术。
部分痛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治疗以控制炎症为主,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同时需注意休息,补充足够水分。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需综合治疗相关疾病。
痛风患者日常需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酒精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保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调整用药。避免关节受凉和外伤,发作期及时就医。建立长期规范的降尿酸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