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泌尿外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压力 #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损伤、肥胖、慢性咳嗽、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是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基础方法,通过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肉力量。凯格尔运动是典型训练方式,需持续收缩肛门和尿道周围肌肉5-10秒后放松,每日重复进行3-4组,每组10-15次。坚持6-8周后可显著减少漏尿次数,对轻中度患者效果明显。

2、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通过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改善膀胱控制能力。初期可设定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训练期间需记录排尿日记。该方法需配合盆底肌训练,适合伴有尿急症状的患者,能帮助重建膀胱大脑协调功能。

3、药物治疗

中度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雌激素软膏等药物。盐酸米多君片通过收缩尿道平滑肌提高控尿能力,但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局部雌激素制剂适用于绝经后女性,能改善尿道黏膜萎缩。使用药物需定期评估效果与副作用。

4、电刺激治疗

生物反馈电刺激通过电极刺激盆底肌诱发被动收缩,适合无法自主完成肌群训练者。治疗需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12次为一疗程。该方法能精准激活深层肌纤维,与主动训练联合效果更佳,但需专业设备辅助。

5、手术治疗

重度患者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方式。无张力尿道悬吊术采用合成吊带支撑尿道中段,微创且成功率较高。术后需避免重体力劳动3个月,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并发症。手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者。

日常需控制体重避免腹压增高,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刺激膀胱,咳嗽或打喷嚏前可交叉双腿预防漏尿。建议穿着透气吸水护垫,定期进行盆底肌评估,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血尿需及时就诊。长期便秘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蹲久坐增加盆底压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