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检查方法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0次浏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手足口

手足口病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儿口腔、手、足等部位是否出现特征性疱疹或皮疹,检查咽部充血程度,测量体温并评估神经系统症状。典型病例可见口腔黏膜散在疱疹,手足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部分患儿臀部、膝盖也可能出现皮疹。体格检查是诊断手足口病的基础步骤。

2、病原学检查

通过采集患儿咽拭子、粪便或疱疹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或核酸检测。常用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病毒A16型等病原体核酸。病原学检查能明确具体病毒类型,对重症病例的病原鉴定尤为重要。

3、血清学检查

检测患儿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确诊肠道病毒感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增高具有诊断意义。血清学检查适用于病程后期或病原学检查阴性时的辅助诊断。

4、影像学检查

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需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脑炎、脑膜炎或脑干脑炎等并发症。影像学检查能发现脑实质水肿、异常信号等改变,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5、脑脊液检查

疑似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需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生化指标。典型改变为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轻度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脑脊液检查有助于鉴别病毒性脑膜炎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手足口病患儿应注意隔离休息,保持口腔清洁,进食清淡流质食物。家长需每日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和皮疹变化,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患儿仍可能排毒,应继续隔离1-2周,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培养,饭前便后规范洗手,定期消毒患儿接触物品,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