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萎缩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 #胰腺
关键词: #胰腺
胰腺萎缩可能由慢性胰腺炎、胰腺导管阻塞、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肿瘤、长期酗酒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胰腺萎缩通常伴随消化不良、脂肪泻、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确诊。
长期反复的胰腺炎症会导致腺体组织纤维化,引发胰腺萎缩。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并向背部放射,粪便中可见未消化的脂肪滴。治疗需使用胰酶替代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配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
胰管结石或肿瘤压迫导致胰液排出受阻,引发胰腺实质萎缩。典型症状为进食后腹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超声内镜可见胰管扩张。可通过内镜下胰管取石术解除梗阻,严重者需行胰管空肠吻合术。术后需长期服用多酶片帮助消化。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腺组织引发的特殊类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伴血清IgG4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黄疸和糖尿病症状。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如醋酸泼尼松片,难治性病例需联合硫唑嘌呤片免疫抑制。
胰头癌等占位性病变压迫胰管或直接破坏胰腺组织,CT检查可见局部萎缩伴上游胰管扩张。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餐后腹胀,晚期出现进行性消瘦。根治性手术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法手术者可选择注射用吉西他滨化疗。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导致不可逆的腺体萎缩。患者多有10年以上大量饮酒史,伴随肝功能异常。治疗需严格戒酒并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脂肪泻明显者需服用胰酶肠溶胶囊替代治疗。
胰腺萎缩患者日常需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优先选择鱼虾等优质蛋白。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建议分5-6次少量进食减轻胰腺负担,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出现持续腹痛或体重骤降需及时复查CT。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