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及治疗方式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黄疸、墨菲征阳性,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梗阻、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疼痛多位于右上腹或中上腹,呈持续性绞痛或胀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常加重,可能与胆囊收缩刺激炎症部位有关。轻度疼痛可通过禁食、解痉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哌替啶注射液。
体温常升高至38-39摄氏度,伴寒战或畏寒。发热由胆囊壁炎症反应或细菌感染导致,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轻度发热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需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并监测血培养结果。
因胆囊炎症刺激胃肠神经反射引起,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胆汁性呕吐。需暂时禁食并静脉补液,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反复呕吐需警惕胆囊穿孔等并发症。
约20%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提示胆总管受压或合并胆管结石。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需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明确梗阻部位。轻度黄疸可随炎症控制消退,严重者需内镜下取石。
医生触诊右上腹时嘱患者深吸气,发炎的胆囊触碰手指引发突然屏气即为阳性。该体征特异性较高,需结合超声检查确认胆囊壁增厚或周围积液。阳性者应避免按压刺激,尽快进行抗感染治疗。
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需绝对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日常应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胆固醇食物,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肥胖、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胆囊结石反复发作者建议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意识改变时须立即就医。